0%

中国古典文学史之清诗清词

一、清诗概述

唐宋诗歌各有特色,元明两代文学转向戏曲、小说,诗歌严重衰落。清代诗人,借鉴前代,扬长补短,推动了古典诗歌的发展。总的看来,清代诗人不满于元诗的绮弱,明诗的复古、轻浅、狭窄的毛病,在技巧上兼学唐宋诗的长处,不断追求创新,反映社会现实,流派迭出,风格多样,其成就是远远超过元明两代,足以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后劲。

清朝初期:清初诗坛的主流是“遗民诗”。以明臣而仕清的二臣诗人,最著名的是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zī),称“江左三大家”。
康雍时期:一流诗人应推王士禛,作诗提倡“神韵”,是“神韵派”的领袖。和王士禛齐名的朱彝尊,是著名学者,作诗才力宏富,但独创新貌不如王士禛。这时期堪与王士禛并称为第一流诗人的,应推查慎行,用笔劲炼,运思刻入,不流于滑易,讲究音节色泽,又兼得唐诗的好处。
乾隆时期:乾隆朝的重臣沈德潜作诗注重“格调”,被称为“格调派” 。能开新格局的是袁枚和赵翼。袁、赵和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黄景仁是一个早熟而短命的诗人,诗才极高,兼有“清窃之思”和“雄宕之气”,读起来使人回肠荡气,堪称清诗第一大家。
乾隆以后:从总的趋势看,已逐渐走向下坡路。

二、诗人钱谦益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后又号绛云老人、敬他老人、东涧遗老,江苏常熟人。

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授编修,东林党领袖。崇祯元年任礼部侍郎,翰林侍读学士,后被革职。南明弘光朝,为礼部尚书,清兵南下,率先迎降,为明清之际诗坛宗主。

乾隆 《钦定国史贰臣表传》 诏曰:朕思此等大节有亏之人,不能念其建有勋绩,谅于生前;亦不能因其尚有后人,原于既死。今为准情酌理,自应于国史内另立《贰臣传》一门,将诸臣仕明及仕本朝名事迹,据实直书,使不能纤微隐饰,即所谓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者。此实乃朕大中至正之心,为万世臣子植纲常!

钱谦益学问渊博,泛览子、史、文籍与佛藏。论文论诗,反对明代复古派的模拟、竟陵派的狭窄、公安派的肤浅。他一面倡“情真”、“情至”以反对模拟,一面倡学问以反对空疏。他的文章,常把铺陈学问与抒发思想性情糅合起来,纵横曲折,奔放恣肆,合“学人之文”与“文人之文”为一体,规模宏大,振作了明末清初的文风。
钱谦益的诗初学盛唐,后广泛学习唐宋各名家,转益多师,不拘一格,才学兼资,藻思洋溢。明亡以后的诗篇,寄寓沧桑身世之感,哀感顽艳与激楚苍凉合而为一,被称为“虞山诗派”的领袖。著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苦海集》等,又有《列朝诗集》《杜诗笺注》等。

柳如是(1618—1664),浙江嘉兴人,名杨爱、杨云娟、杨影怜,后改名柳隐,字如是,号河东君。柳如是是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易名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柳如是颇有文采,诗稿存有《湖上草》等。

钱谦益大柳如是36岁。 钱氏娶柳后,为她在虞山盖了壮观华丽的“绛云楼”和“红豆馆”,金屋藏娇。柳氏后生有一女。有“红学”者认为,曹雪芹设计的绛云轩是来自柳氏的绛云楼。
本朝第一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著有《柳如是别传》。

后秋兴之十三·七律·清·钱谦益
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
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
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
嫦娥老大无归处,独倚银轮哭桂花。

三、诗人顾炎武

顾炎武(1613—1682),思想家、学者、诗人,初名绛,字宁人,江苏昆山人,学者称亭林先生。
清兵入关后,顾炎武投入南明朝廷,任兵部司务,把复仇的希望寄托在弘光小朝廷之上,撰成《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和《钱法论》,即著名的“乙西四论”。顺治二年,南京即为清兵攻占,顾炎武和挚友归庄等投笔从戎,加入义军。常熟陷落后,顾炎武嗣母王氏闻变,绝食殉国,临终嘱咐炎武,说:“我虽妇人,身受国恩,与国俱亡,义也。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于地下。”(《先妣王硕人行状》)此后四五年中,顾炎武奔走于各股抗清力量之间,意图纠合各地义军伺机而动。顺治十四年,炎武晋谒孝陵。7年之间,炎武共六谒孝陵,以寄故国之思,然后返昆山,将家产尽行变卖,从此掉首故乡,一去不归。此后20多年间,炎武孑然一身,游踪不定,足迹遍及山东、河北、山西、河南诸边塞,考察山川形势,以为恢复故国做准备,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拒清不仕。学问博洽,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经史百家、音韵训诂均有研究。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认为言志为诗之本,观民风为诗之用。

悼亡·七绝·清·顾炎武
贞姑马鬣在江村,送汝黄泉六岁孙。
地下相逢告父姥,遗民犹有一人存。

白下·七律·清·顾炎武
白下西风落叶侵,重来此地一登临。
清笳皓月秋依垒,野烧寒星夜出林。
万古河山应有主,频年戈甲苦相寻。
从教一掬新亭泪,江水平添十丈深。

海上·七律·清·顾炎武
日入空山海气侵,秋光千里自登临。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吊哭深。
水涌神山来白鸟,云浮仙阙见黄金。
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烈士心。

四、诗人吴伟业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太仓人。

崇祯四年以会试第一,廷试第二中进士,授翰林编修,后任东宫讲读官、南京国子监司业等职。南明福王时,拜少詹事,因与马士英、阮大铖不合,仅任职两月便辞官归里。清朝顺治十年,被迫赴京出仕。初授秘书院侍讲,后升国子监祭酒。常以仕清为恨,为诗坛风云人物。

诗中曾云:“我本淮王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浮生唯欠只一死,尘世无由识九还”。七言歌行更为出色,以《圆圆曲》为代表。《四库全书总巨》评:“格律本乎四杰,而情韵为深。叙述类乎香山,而风华为胜。”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著作有《梅村家藏稿》《梅村诗余》等。诗今存1000多首。

自叹·七律·清·吴伟业
误尽平生是一官,弃家容易变名难。
松筠敢厌风霜苦,鱼鸟犹思天地宽。
鼓枻有心逃甫里,推车何事出长干?
旁人休笑陶弘景,神武当年早挂冠。

五、诗人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初名嗣琏,字夏重,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又号初白,海宁人。

康熙四十二年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查慎行经史受业于著名学者黄宗羲,诗法受业于桐城诗人钱澄之,又与朱彝尊为表兄弟,得其奖誉,声名早著。
其论诗主张“诗之厚,在意不在辞;诗之雄,在气不在直;诗之灵,在空不在巧;诗之淡,在脱不在易”(清查为仁《莲坡诗话》。袁枚《论诗绝句》称其诗“一味白描神活现,画中谁似李龙眠。”赵翼《瓯北诗话》认为:“梅村后,欲举一家列唐宋诸公之后者,实难其人。惟查初白才气开展,工力纯熟。”查慎行的诗“平生所作,不下万首”(清许汝霖《敬业堂诗集序》),后经他删定为4600余篇。

雨过桐庐·七律·清·查慎行
江势西来弯复弯,乍惊风物异乡关。
百家小聚还成县,三面无城却倚山。
帆影依依枫叶外,滩声汩汩碓床间。
雨蓑烟笠严陵近,惭愧清流照客颜。

三闾祠作者·七律·清·查慎行
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
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六、诗人赵翼

赵翼(1727—1814),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常州阳湖人。

乾隆十五年举乡试。乾隆十九年27岁,中明通榜,用内阁中书入直军机处,进奉文字,多出其手。乾隆二十六年廷试榜眼,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五十二年,两广总督李侍尧平台湾林爽文之乱,以翼筹画之力为多。晚岁主讲安定书院。他重视诗家的创新,立论比较全面、允当。存诗4800多首,以五言古诗最有特色。有诗集53卷及《瓯北诗话》。

后园居诗·五古·清·赵翼

有客忽叩门,来送润笔需。乞我作墓志,要我工为谀。

言政必龚黄,言学必程朱。吾聊以为戏,如其意所需。

补缀成一篇,居然君子徒。核诸其素行,十钧无一铢。

此文倘传后,谁复知贤愚。或且引为据,竟入史册摹,

乃知青史上,大半也属诬。

七、诗人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武进人。为清第一诗人。

15岁应童子试,三千人中名列第一,16岁补博士弟子员,但从此屡应乡试都不中。乾隆三十一年,于江阴遇同邑洪亮吉,时称“洪黄”,成为终生莫逆之交。乾隆三十三年,黄景仁开始浪游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曾在湖南按察使王太岳、太平知府沈业富、安徽学政朱筠幕中为客。在朱筠幕,于采石矶的太白楼宴会上即席所赋《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楼醉中作歌》诗传诵一时。乾隆四十年,赴北京,次年应乾隆帝东巡召试取二等,授武英殿书签官。33岁时,游西安,客陕西巡抚毕沅幕。明年回京师,为候补丞,未补官。乾隆四十八年,为债家所迫,抱病再赴西安,至山西解州运城,病逝于河东盐运使沈业富官署中。

黄景仁短暂的一生,大都是在贫病愁苦中度过的。所作诗歌,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的情怀。感遇诗:低沉苍凉;爱情诗:缠绵悱恻;抒怀诗:慷慨豪迈;山水诗:细致生动;怀古咏:别出新意。

清翁方纲曾为黄景仁的诗集作序说:“故其为诗,能诣前人所未造之地,凌、厉、奇、矫,不主故常。”洪亮吉为黄景仁写《行状》说:“自湖南归,诗益奇肆,见者以为谪仙人复出也。后始稍稍变其体,为王李高岑,为宋元祐诸君子,又为杨诚斋,卒其所诣,与青莲最近。”王昶为黄景仁写《墓志铭》说:“上自汉魏,下逮唐宋,无弗效者,疏瀹灵腑,出精入能,刻琢沉挚,不以蹈袭剽窃为能。”

黄景仁亦能词,词作明白晓畅,擅长白描,但含蓄不够。著作有《两当轩集》22卷,其中诗16卷,词3卷,诗词补遗及遗文3卷。

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楼醉中作歌·歌行·清·黄景仁
红霞一片海上来。照我楼上华筵开。
倾觞绿酒忽复尽。楼上谪仙安在哉。
谪仙之楼楼百尺。笥河夫子文章伯。
风流仿佛楼中人。千一百年来此客。
是日江山同云开。天门淡扫双娥眉。
江从慈母矶边转。潮到然犀亭下回。
青山对面客起舞。彼此青莲—抔土。
若论七尺归蓬蒿。此楼做客山是主。
若论醉月来江滨。此楼作主山作宾。
长星动摇若无色。未必长作人间魂。
身后苍凉尽如此。俯仰悲歌亦徒尔。
杯底空馀今古愁。眼前忽尽东南美。
高会题诗最上头。姓名未死重山丘。
请将诗卷掷江水。定不与江东向流。

癸巳除夕偶成二首其一·七绝·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别老母·七绝·清·黄景仁
搴帷别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倚怀十六其六 ·七律·清·黄景仁
小极居然百媚生。懒抛金叶罢调筝。
心疑棘刺针穿就。泪似桃花醋酿成。
会面生疏稀笑靥。别筵珍重赠歌声。
沈郎莫叹腰围减。忍见青娥绝塞行。

太白墓·歌行·清·黄景仁
束发读君诗。今来展君墓。
清风江上洒然来。我欲因之寄微慕。
呜呼。有才如君不免死。我固知君死非死。
长星落地三千年。此是昆明劫灰耳。
高冠岌岌佩陆离。纵横击剑胸中奇。
淘熔屈宋入大雅。挥洒日月成瑰词。
当时有君无著处。即今遣蠋犹相思。
醒时兀兀醉千首。应是鸿濛借君手。
乾坤无事入怀抱。只有求仙与饮酒。
一生低首帷宣城。墓门正对青山青。
风流辉映今犹昔。更有灞桥驴背客。
此间地下真可观。怪底江山总生色。
江山终古月明里。醉魄沉沉呼不起。
锦袍画舫寂无人。隐隐歌声绕江水。
残膏剩粉洒六合。犹作人间万余子。
与君同时杜拾遗。窆石却在潇湘湄。
我昔南行曾访之。衡云惨惨通九疑。
即论身后归骨地。俨与诗境同分驰。
终嫌此老太愤激。我所师者非公谁。
人生百年要行乐。一日千杯苦不足。
笑看樵牧语斜阳。死当埋我兹山麓。

杂感·七律·清·黄景仁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八、清词概述

如果我们将唐词比作镶着露珠的晨曦,将宋词比作披着云锦的丽日,那么,清词就是流金溢彩、光怪陆离的晚霞了。
明亡后,以一大批遗民词人为代表,论时代虽已入清,但窜伏草野、抱贞守节,不向新朝臣服。
努尔哈赤自小就养于明代守辽名将李成梁帐下,通晓汉文,满清之初即已略被汉风。入关后,一方面镇压,一方面大行儒家政教,谋求合作与支持。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所建立的王朝,清代的政治寿命之所以能两三倍于金、元而与唐、宋、明大体持平,清代的学术文化包括词的创作之所以能突过金、元、明而比隆于唐、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关键。再有大凡一种文体,盛极而衰,剥久必复,此乃自然之理。
清前期康熙年间为词学创作的一大高峰。此时阳羡、浙西二派犄角对接,陈维崧、朱彝尊、纳兰性德鼎足三分,清词中兴,大势既成。阳羡词派,取法南宋辛弃疾及宋末阳羡名家蒋捷,悲壮淋漓,权奇恢诡,其领袖人物暨典范作家为陈维崧。浙西词派的兴起稍晚于阳羡词派,但持续的时间较长,反映的社会生活面偏窄,内容贫乏,此派的开山祖师朱彝尊。
康熙十八年大多数汉族知识分子承认和接受了现实,反清的民族意识渐趋淡化。此期词坛还涌现了一批专学唐、五代、北宋言情小令的作家,出类拔萃者为优秀的满族词人纳兰性德。

自三家之后,不见出类拔萃者。

九、词家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人。

清初诸生,幼有神童之誉,长而才名益著,意气若云,当世名流,无不酬唱订交。吴伟业曾誉之为“江左凤凰”。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入清后流离颠沛,“饥驱四方,或驴背清霜,孤篷夜雨;或河梁送别,千里怀人;或酒旗歌板,须髯奋张;或月榭风廊,肝肠掩抑;一切诙谐狂啸、细泣幽吟,无不寓之于词”(清陈维岳《湖海楼词序》)。
一生作词四百余调、千六百首有奇,《陈迦陵集》五十四卷,如是之富,绝后空前。以豪放为主,兼有清真娴雅之作。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国初词家,断以迦陵为巨擘”,“迦陵词气魄绝大,骨力绝遒,填词之富,古今无两”,或谓“不及稼轩之浑厚沉郁”。布阵图而战旷野,稼轩慢词之森严,其年不能遽敌;然持短兵而斗狭巷,以纵横捭阖之辞游刃有余于小令,则是他的长技。更难得的是陈维崧各体词都写得很出色。陈维崧词的缺点是有时倾泻过甚,一发无余,便缺余蕴,稍嫌轻率。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词·清·陈维崧
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并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栎林中醉射雕。
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

醉落魄(咏鹰)·词·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贺新郎(送邵兰雪归吴门仍用前韵)·词·清·陈维崧

易水严装发。休回首、故人别酒,帝城高阙。九曲黄河迎马首,淼淼龙宫堆雪。

说不尽、天涯白月。君去故侯瓜可种,向西风、莫短冲冠发。

人世事,总毫末。

长洲鹿走苏台折。叹年少、当歌不醉,此非俊物。试到吴东门下问,可有吹箫人杰。

有亦被、怒潮磨灭。来夜天街无酒伴,怕离鸿、叫得枫成血。

亦归耳,住何益。

十、词家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金风亭长,晚称小长芦钓师,浙江嘉兴人。

康熙十八年举科博学鸿词,以布衣授翰林院检讨,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
擅长诗词古文,词宗姜夔、张炎,风格清丽,为浙派词人的创始者。朱彝尊青壮年时曾落拓江湖,又与妻妹有过一段被扼杀的恋情。集中不乏雄浑苍莽的吊古之作、哀感顽艳的怀人之什,英雄气、儿女情兼而有之。

解珮令(自题词集)·词·清·朱彝尊
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几曾围,燕钗蝉鬓。
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差近。落拓江湖,且分付,歌筵红粉。料封侯,白头无分。

十一、词家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4—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州正黄旗人。

太学士明珠长子。所交皆一时隽异。清杨芳灿《纳兰词序》评 :“骚情古调,侠肠隽骨,隐隐奕奕,流露于豪楮间”。“盖其三生慧业,不耐浮尘,寄思无端,抑郁不释,韵淡疑仙,思幽近鬼,年之不永,即兆于斯。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词·清·纳兰性德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蝶恋花·词·清·纳兰性德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附:古典诗论

(一)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在古今文论中时临尽早非最早,而力宏大至今难有敌者,先前有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等,最终功皆由斯书覆掩。《文心雕龙》是一部总结性的文学批评巨著。文体为骈,在文论中是空前绝后。
作者刘勰(466?—520?)。字彦和,祖籍东莞莒。

世居京口,早孤笃志好学。家贫不能婚,依名僧十载,博通佛经且参与态理。梁以后作过记室、参军等为小官。并兼东宫通事舍人,深得太子萧统器重。晚年出家,更名慧地,不久而亡。《文心雕龙》是刘勰三十几岁时的作品,创作于齐代,以儒家思想为基。人生观如书中所言:“穷则独善以垂文,达则奉时以骋绩。注重文章的政治社会作用,他写这部书的目的是为了纠正离开了经典本源的南朝的“浮诡”“讹烂”的文风。
《文心雕龙》五十篇,总论五篇,自《原道》第一始,论“文之枢纽”。文体论二十篇,自《明诗》第六起。创作论十九篇,自《神思》二十六始。批评论五篇,自《时序》第四十五始,也是全书的精彩部分。最后一篇《序志》第五十。全书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初步建立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评论文学的观点。
(二)、他从不同角度阐发了质先于文、质文并重的文学主张。
(三)、从创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总结了创作的经验。阐明文人所必备的才、气、学、习。
(四)、建立了文学批评的方法论。

文心雕龙序志第五十(有删节)·骈文·南朝梁·刘勰
夫铨序一文为易,弥纶群言为难,虽复轻采毛发,深极骨髓,或有曲意密源,似近而远,辞所不载,亦不可胜数矣。
及其品列成文,有同乎旧谈者,非雷同也,势自不可异也;有异乎前论者,非苟异也,理自不可同也。同之与异,不屑古今,擘肌分理,唯务折衷。

文心雕龙风骨第二十八(有删节)·骈文·南朝梁·刘勰
《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沈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
若丰藻克赡,风骨不飞,则振采失鲜,负声无力。是以缀虑裁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其为文用,譬征鸟之使翼也。
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
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思不环周,索莫乏气,则无风之验也。能鉴斯要,可以定文;兹术或违,无务繁采。
夫翚翟备色,而翾翥百步,肌丰而力沈也;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文章才力,有似于此。
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凤也。
若夫熔铸经典之范,翔集子史之术;洞晓情变,曲昭文体;然后能孚甲新意,雕画奇辞。昭体,故意新而不乱,晓变,故辞奇而不黩。若骨采未圆,风辞未练,而跨略旧规,驰骛新作,虽获巧意,危败亦多;岂空结奇字,纰缪而成经矣?

文心雕龙明诗第六(有删节)·骈文·南朝梁·刘勰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辞逐貌,唯取昭晰之能。诗有恒裁,思无定位,随性适分,鲜能通圆。若妙识所难,其易也将至;忽以为易,其难也方来。

(二)钟嵘诗品

钟嵘,字仲伟,颍川长社人,生卒年不详。其在齐梁时代曾作过参军,记室等小官。

《诗品》是梁武帝天监十二年以后写成的。钟嵘时代,诗风衰落严重:“庸音杂体,人各为容 ”,十分混乱。故仿汉代“九品论人,七略裁士“的原则。全书将两汉至梁作家122人,分为上、中、下三品进行评论,故名为《诗品》。计上品11人,中品39人,下品72人。

钟嵘对诗歌创作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正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一、他继西晋陆机《文赋》及《文心雕龙》之后更明确地提出了诗的“滋味”问题。
二、关于“真美”的原则。强调诗歌创作要“真美”。“真美”就是要求诗歌创作要有真挚强烈的感情,而非虚假的无病呻吟。
三、他提出诗歌创作应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要求“穷情”和“写物”很好地结合起来。
要求赋比兴相济为用。且对内风力外丹采同等重视。
钟嵘论诗还坚决反对沈约等人四声八病的主张。

曹植: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稚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上)王粲:其源出於李陵。发愀怆之词,文秀而质羸。在曹、刘间别构一体。方陈思不足,比魏文有馀。(上)鲍照:得景阳之叔诡,含茂先之靡嫚。骨节强于谢混,驱迈疾于颜延,总四家而擅美,跨两代而孤出。(中)陶潜: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世叹其质直。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中)曹操: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下)

(三)诗品二十四

司空图(837—908),字表圣,河中虞乡人。

于唐懿宗咸通十年应试,擢进士,名声益振。官至礼部员外郎。唐僖宗广明元年,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司空图到凤翔见驾,被封为知制诰、中书舍人。 55岁辞官归乡隐居。朱温称帝,招其为官,其忠于唐室,坚辞不就,闻唐衰帝被杀,不食而死。

《诗品二十四》:从审美态度论风格的有:雄浑、沉著、冲洗、纤秾、高古、典雅,劲健、绮丽、自然、豪放、疏野、清奇、悲慨、飘逸、旷达。从语言着眼论风格的有:洗炼。从结构着眼论风格的有:缜密,委曲。从素养技巧论风格的有:精神、实境、含蓄、形容、超诣、流动。

两家《诗品》欲分别:前者是品诗,后者是诗品。司空诗品的最大优点是因诗论品,因品论人。

诗品雄浑第一·四言诗·唐·司空图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积键为雄。
具备万物,横绝长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

诗品典雅第六·四言诗·唐·司空图
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
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荫,上有飞瀑。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诗品豪放第十二·四言诗·唐·司空图
观花匪禁,吞吐大荒。由道返气,处得以狂。
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花时返旁。
前招三辰,后引凤凰。晓策六鳌,濯足扶桑。

(四)诗话

朱熹继承并生展了“文以载道”,主张道是本,文是末,缺乏是不懂得文学的源泉是生活。
严羽,字仪卿 ,邵武人,宋末隐居不仕,大概卒于理宗末年,他有《沧浪诗活》最为著名。其中分为“诗辩”、“诗体”、“诗法”、“诗评”和“诗正”五部分。妙论:“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而古人未尝不读书,不穷理。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诗者,吟咏性情也。盛唐诸人唯有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指出苏黄的缺点是:“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 。
宋之诗话:欧阳修的《六一诗话》,陈师道的《后山诗话》,叶梦得的《石林诗话》,胡仔的《溪渔隐丛话》,魏庆之的《诗人玉屑》,刘克庄的《后村诗话》,陆游的《老学庵笔记》,秦观的《秦少游诗话》,姜夔的《白石道人诗说》等等。
金元诗话:方回的《方回文论辑录》,王若虚的《滹南诗话》,李东阳的《怀麓堂诗话》,谢榛的《四溟诗话》等等。
明诗话:胡应麟的《诗薮》最为上乘。
清诗话:叶燮的《原诗》,王夫之的《薑斋诗话》,袁枚的《随园诗话》,陈延焯的《白雨斋词话》,梁启超的《饮冰室诗话》,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总论诗、词、曲、赋的是刘熙载的《艺概》。

叶燮的《原诗》选数段如下:
譬之上古之世,饭土簋,啜土铏,当饮食未具时,进以一脔,必为惊喜;逮后世臛)臇鱼脍之法兴,罗珍搜错,无所不至,而犹以土簋土铏之庖进,可乎?上古之音乐,击土鼓而歌康衢,其后乃有丝、竹、匏、革之制,流至於今,极於九宫南谱。声律之妙,日异月新,若必返古而听击壤之歌,斯为乐乎?
大凡物之踵事增华,以渐而进,以至於极。故人之智慧心思,在古人始用之,又渐出之;而未穷未尽者,得后人精求之,而益用之出之。乾坤一日不息,则人之智慧心思必无尽与穷之日。
大凡人无才,则心思不出;无胆,则笔墨畏缩;无识,则不能取舍;无力,则不能自成一家。

(五)论诗绝句

杜甫首创,自此以后,作者纷起,体现其内容凝练,辞约意丰,传播广泛,影响深远。缺点是常生歧解,然其力小功巨。

戏为六绝句(选二)·七绝·唐·杜甫
其五: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其六: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论诗十绝之十·七绝·宋·戴复古
草就篇章只等闲。作诗容易改诗难。
玉经雕琢方成器。句要丰腴字要安。

论诗三十绝之二十八·七绝·金·元好问
古雅难将子美亲,精纯全失义山真。
论诗宁下涪翁拜,未作江西社里人。

论诗二首·七绝·清·赵翼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结习沉吟老末忘。尚随年少角词场。
只愁后世无新意。不敢多搜锦绣肠。

说诗·七绝·清·宋湘
妙语雷同自不知。前贤应恨我生迟。
胜他刻意求新巧。做到无人得解时。

论诗二首·七绝·本朝·褚宝增
古人虽死亦当争,不胜古人算枉生。
待胜再开新世界,千年得并古人声。
并非守旧抱残枝,弃韵终究不是诗。
巨斧无痕因匠力,行吟千载后人知。

以上内容均来自褚宝增老师讲义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本文作者: XTLei
  •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BY-NC-SA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结束感谢您的阅读-------------